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可以说从数千年起就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如今,人类的寿命还是无法突破150的限制,所以人类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寿命,比如将自己冰冻,或者将自己改造成机器人。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为“数字人类”,实现在云端永生。而最近,地球50亿年历史里首个“数字人类”也将诞生
现年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Andrew Kaplan),将在人工智能基数和数字助理设备的帮助下,成为首个“数字人类”(AndyBot),在云端上实现“永生”——换句话来说,卡普兰将被永久储存在HereAfter的服务器上,只要互联网存在,他就能得到永生。
2018年的电影《头号玩家》,鬼才詹姆斯·哈利迪打造的虚拟游戏宇宙。人们只要戴上VR设备,就可以进入这个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的虚拟世界,就算你在现实中是一个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失败者,在“绿洲”里也依然可以成为超级英雄,再遥远的梦想都变得触手可及。而詹姆斯·哈利迪虽然身患癌症,可是却在“绿洲”里就实现了永生。
这部电影可以说真实反映里21世纪人类社会的诉求,我们的科技正在以许多普通人所不熟知的惊人速度发展着,增强人,合成生物学,仿生假肢,人工智能……这些在十年前还只属于科幻领域的主题,如今已是实验室里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科学家也想科学得力量打破自然的桎梏实现人类的永生,几十年来,硅谷的未来学家一直寻求将人类从物质生命周期中解放出来,他们把死亡视为另一个需要「改变生命」解决方案的转型问题,但是将死人复活或者让人真正意义上实现永生难度太大。
所以,这些科学家转换了想法,将人的“思维”进行数字化保存在互联网上,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我们称呼它们为“数字人类”,从狭义上指的是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人体在不同水平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虚拟仿真,其包括四个交叉重叠的发展阶段,即可视人类,物理人类,生理人类,智能人类。
硅谷有许多从事这类研究的企业,比如硅谷公司Nectome ,专门从事记忆保存的研究,它希望其「高科技脑防腐处理」终有一天能让我们的大脑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复活。
未来学家、发明家、数据科学家与谷歌工程师雷·库兹韦尔在2016年就宣称,“到2030年,人脑可以与电子纳米元件融合,人类将拥有造物主的权力。”
安德鲁·卡普兰就如愿成为了世界上首批的“数字人类”实验者,他认为这是一种将亲密的家庭纽带延续几代人的方式。
安德鲁·卡普兰的人生堪称传奇,曾是一名战地记者,作为以色列军的成员参加过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来成为一名企业家,再后来,成为一名多产的间谍小说家、好莱坞剧本作者。
如果“数字人类”计划可以成功的话,他还将以世界上首位“数字人类”的名义被人们所记住。
那么到时候卡普兰将配合创造一个虚拟的自己,未来几代人将能够使用移动设备或亚马逊的 Alexa 等语音计算平台与他「互动」,向他提问,听他讲述故事;即使在他的肉身去世很久之后,仍能得到他一生经验的宝贵建议。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他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时期,比如给自己的家人购物,浏览新拍摄的影视剧,除了不能走出电脑,吃喝玩乐之外,他可以自由完成一切可以利用网络完成的事物。
甚至在未来,他还可以将自己的思维移植到机器人身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
不过,对于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来说,这个难度其实非常大,要想让数字人类变得完美,他们将不得不着手解决一个困扰计算机科学家数十年的问题: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多回合对话」。不像点披萨——简单、简短、有特定目标的对话——多回合的对话是自由流动和自发的,在不相关的话题之间自由流动,使用几乎无穷无尽的自然语言,就像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
简而言之,就是让数字人类具有思考和共情的能力。有点类似于《哈利波特》,书中的巫师在死后可以作为画像生存。
而负责将安德鲁打造成为世界上首位“数字人类”的公司是HereAfte,两年前因爸爸机器人出名,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三个月,HereAfte的创始人弗拉霍斯用摄像机录下自己与父亲就各种话题的谈话、讲述,然后从中提取91970个单词,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出人工智能Dadbot。
通过Dadbot,弗拉霍斯可以与逝去父亲的计算机化身进行互动,比如听歌、闲聊和说笑。Dadbot不仅完美模拟出他逝去父亲的声音,同时还被灌输了父亲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烙印。
到时候,HereAfte会借助电脑、手机和社交媒体中,存在着海量的照片、视频和语言文字的记录,借由这些丰富的数据以及算法,复刻安德鲁·卡普兰的面貌、表情、动作、声音甚至习惯性的动作和语言。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他们对通过技术改造人类充满了兴趣——特别是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情。而今,基于数字技术对人类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又或者抛弃人类,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制造的机器,会不会成为如今低生育水平下社会的未来发展主流,这还打上一个问号。